当听说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交流时,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是24字中的“文明”二字。为何?一是因为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便在国外的洗手间里看见了故意用中文写给中国游客看的警示语;二是因为大至全国小至我们校园所呈现出的诸多不文明现象。可当我提笔时,却又欲诉无言了。于是乎只得借助网络先行学习,才发觉自己对如此熟悉的“文明”一词其实还很陌生。故今天便与大家一同学习一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周易》中的一句话:“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即是说人类有了人文礼仪、礼乐制度,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文雅、进步之状态,然后就阳光普照,展现文明了。后来孔孟又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道德标准。而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广义的文明是指社会进步的状态,也就是人类社会脱离了蒙昧、野蛮状态之后呈现的那种进步状态。狭义的文明则指每个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体现的文雅、有礼貌的状态。实际上,社会的文明离不开我们每个人言行举止的文明。如果没有每个人言行举止的文明,整个社会的文明也就不存在了。把这句话改一改便是:如果没有每个师生言行举止的文明,整个校园的文明也就不存在了。
回放一下校园中的无数镜头:厕所门的数次损坏;下水道的常常堵塞;雪白墙壁上的无数手印、脚印;课桌上的累累伤痕;楼道里的肆意追跑、大声喧哗;时不时飘入耳中的脏话;还有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后校门外不堪入目的成堆的垃圾……
身为教师,我们都进行过各种文明言行的教育。但是为了班级不被扣分呢?还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文明大计呢?是时不时想起的教育呢?还是每天坚持的长期有计划的教育呢?过去,我常常将学生的诸多不文明言行归责为他们的家庭,归责为整个社会,但仔细想想,家庭、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都是从学校走出去的吗?故不管整个社会的文明状况如何,我们都应担负起规范每个学生言行的责任。以一传十,以十带百,让校园的不文明言行有效改观。
借用一个故事结束我今天的交流:每逢退潮即有千万条小鱼留在海滩,不能返回大海。一个孩子每到退潮即在海边捡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大人觉得好笑,退潮时满海滩都是鱼,捡几十条乃至几百条归海有何用?但孩子却非常坚定。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的命运,扔不扔回大海有何不同?”孩子看看手中的鱼,答:“对这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行动起来吧,校园文明就掌握在你我的手里!